:::

法規內容

法規名稱: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辦理商業服務業輔導作業須知
公發布日: 民國 114 年 08 月 19 日
發文字號: 商策字第11401407410號函
法規體系: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立法理由:
法規功能按鈕區
一、目的:為有效整合及配置輔導資源,並確保輔導效益,特訂定本須知。

二、輔導對象:
    (一)從事商業服務業,並依法辦理公司登記、商業登記或有限合夥登記之
        本國營利事業,或無上述登記而有稅籍登記之本國營利事業。
    (二)全國各縣市政府列管市集(含市場、夜市、攤集區)之攤商或攤(鋪
        )位使用人。

三、執行單位:依據政府採購法公告遴選,或依經濟部推動研究機構進行產業
    創新及研究發展補助辦法補助之適當專業輔導單位,辦理商業服務業輔導
    計畫。

四、輔導項目:
    (一)諮詢服務:提供書面或口頭說明業務意見供其參考。
    (二)短期診斷:依據輔導對象需求項目,指派適當專家到場進行短期診斷
        ,並作成紀錄,提供企業改善方案建議。
    (三)個案輔導:依據輔導對象之需求,就單一企業進行輔導,並就相關衡
        量指標提供輔導前後之改善績效。
    (四)聯合輔導:指兩家企業以上之共同輔導,其中得包含由主導企業帶領
        協同企業之模式。

五、輔導程序:
    (一)受理:執行單位於受理輔導對象之申請輔導時,除提供專責諮詢窗口
        外,應於計畫管理系統預查及登錄,確認其受輔導資格。
    (二)審核:依輔導事項之類型,可辦理書面審查、簡報審查或召開專家會
        議審查。
    (三)輔導:依案件辦理諮詢、短期診斷、個案或聯合輔導,輔導過程中應
        確實填寫工作日誌或輔導紀錄表單,並請輔導對象確認。
    (四)管考:執行單位辦理輔導,應設定預期階段目標與具體驗收事項(指
        標),並辦理管考作業,確認輔導是否達成預期目標。
    (五)驗收:執行單位辦理輔導,針對驗收事項(指標)未能完成或指標未
        達成之廠商,應設定對應之罰則,包含依適當比例追回輔導款項或排
        除其申請下一年度輔導資格等。

六、輔導之條件規範:
    (一)短期診斷:短期診斷每案以不超過七個工作天為原則。
    (二)個案及聯合輔導:
        1.同一輔導對象接受專案輔導期間,仍得申請接受其他輔導計畫之短
          期診斷。
        2.輔導對象每年限接受一次輔導,輔導期間最長為連續兩年。經評估
          確認有持續輔導必要,並經專案簽報核准者,得於原輔導期間內,
          再增加一項不同類型之輔導,惟僅限聯合輔導之協同企業,不含主
          導企業。
    (三)執行單位受委託辦理本署各項輔導計畫,其輔導對象中未曾接受本署
        輔導者,應占輔導對象總數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有因政策考量或其他
        特殊原因需輔導者,得專案簽報核准,不在此限。

七、輔導對象配合措施:本署得要求輔導對象,配合辦理成效追蹤相關事項,
    如成果發表展示與觀摩訪視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