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法規內容

法規名稱: 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治理規劃、治理計畫及圖籍審查作業注意事項
公發布日: 民國 112 年 09 月 01 日
修正日期: 民國 112 年 11 月 08 日
發文字號: 經授水字第11260204480號函
法規體系: 經濟部水利署
立法理由:
圖表附件:
法規功能按鈕區
一、經濟部(以下簡稱本部)為辦理各地方主管機關(即直轄市政府及縣(市
    )政府,以下簡稱地方政府)依水利法第八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將所轄之水
    道治理計畫線或用地範圍線圖(以下簡稱圖籍)送本部辦理核定公告作業
    ,特訂定本注意事項。
二、各地方政府辦理權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治理規劃、規劃檢討、治理計畫與規
    劃差異說明、治理計畫、治理計畫修正及圖籍相關審查會議(以下簡稱地
    方政府審查會議)時,應依下列原則辦理:
    (一)應邀請本部水利署(以下簡稱水利署)及轄區內河川分署(以下簡稱
        河川分署)共同審查。
    (二)應展示水路兩側近期現況空拍動態影像,套疊水道工程布置圖、治理
        計畫線及用地範圍線,並標註跨渠構造物及其樁號等,詳細說明水道
        鄰近空間現況。
    (三)開會通知單所附之會議資料,應將下列報告內容摘出另冊呈現成果重
        點:
        1.背景說明(至少包含:辦理依據、主支流名稱及長度、下游直排出
          海或匯入水道名稱、流域或集水區面積、所在行政區)。
        2.重要數據採用依據(至少包含:是否符合水利署訂定之相關手冊、
          技術規範或書圖格式規定,並需將其中水道保護基準、起算水位、
          計畫堤頂高、出水高等決定之依據規定名稱、規定內容及其採用數
          值等重要內容逐項列出)。
        3.治理方案評估結果(至少包含:出口計畫流量、採護岸、堤防拓寬
          或加高之水路名稱及長度,如有設置閘門、抽水站、背水堤、滯洪
          池、疏分洪道等需說明斷面大小、抽水規模、堤防高度、滯洪面積
          及體積與減洪量、疏分洪道流量、長度及斷面積)。
        4.治理方案改善淹水說明(至少包含:淹水面積、深度及時間等改善
          情形)。
        5.工程計畫經費(至少包含:工程總經費、用地總經費,如有分期請
          再加註各分期工程經費及用地費,並列出其對應之各期計畫工程內
          容,及需有償撥用之農田水利署土地用地經費)。
        6.治理效益及推動必要性(至少包含:保護標的、增加保護面積、增
          加保護人口)。
        7.地方說明會辦理情形(至少包含:地方說明會召開地點及日期、地
          方民眾主要意見處理情形、如涉及私有地上合法建物拆遷地方意見
          處理情形、如有採背水堤、抽水站、新闢分洪疏洪水道、滯洪池等
          所涉及景觀影響及公、私利害關係人意見處理情形)。
        8.相關權管單位協商說明(至少包含:與下游匯入之水道及海堤管理
          機關確認相關管制線是否能銜接及是否為最新、與需配合改建之跨
          渠構造物權管機關確認及改建項目及內容協商結果、與都市計畫單
          位確認需變更都市計畫渠段及現有都市計畫分區或用地別)。
        9.地方政府審查會議辦理說明(至少包含:成果報告審查通過日期、
          歷次審查會議各委員、單位意見辦理說明是否逐條查對、河川分署
          及水利署所提綜合審查意見是否已參採修正或具體說明未參採原因
          )。
    (四)地方政府審查通過之治理規劃、治理計畫及圖籍,均應附有河川分署
        提供之綜合審查意見並說明已參採修正或具體回應不參採原因。
    (五)地方政府將圖籍相關成果函水利署,提報本部河川治理計畫審議小組
        審議會議或區域排水治理計畫審議小組審議會議(以下簡稱審議小組
        會議)時,應依第二點第三款規定另撰擬提案單(格式如附件一),
        連同圖籍相關成果一併函送水利署及河川分署各一份。
    (六)審議小組會議前,倘河川分署已提供重要修改意見,地方政府應於審
        議小組會議審議時先說明該意見採納情形。
    (七)審議小組會議審議時,地方政府應指派主管以上層級人員出席說明。
    (八)地方政府圖籍經審議小組會議審議後,依審議意見結論完成修正送水
        利署時,應同步送請河川分署協助提供綜合審查意見。
三、河川分署參加地方政府審查會議時應依下列原則辦理:
    (一)指派科長以上層級人員參加為原則。
    (二)參與人員應儘量掌握治理規劃、治理計畫及圖籍方向及具體改善措施
        ,並對各方案綜合評估結果及可行性等提供具體綜合審查意見。
    (三)河川分署收到地方政府函送水利署報審議小組會議審議之書圖時,原
        則應於十四日內研提綜合審查意見送水利署,並對水利署是否採逕提
        請審議小組會議審議提出建議,再由水利署研議是否續提審議小組會
        議審議。
    (四)河川分署研提綜合審查意見方式不拘,河川分署亦得成立內部工作會
        議審查,惟至少應附河川分署綜合審查表(如附件二)辦理,並應經
        河川分署副分署長以上層級長官核閱。
四、本部召開審議小組會議審議時,河川分署出席代表應依下列原則辦理:
    (一)河川分署出席人員以科長層級以上人員為原則,如確實無法由科長層
        級以上人員出席,代理出席者需具體說明原因。
    (二)應對地方政府所提治理規劃、治理計畫及圖籍具體說明河川分署綜合
        審查意見。
    (三)應說明河川分署實際參與過程(至少包含:河川分署參與審查時程、
        河川分署所提綜合審查意見地方政府辦理及參採情形)。
    (四)應說明是否符合相關手冊、規範或格式規定等(至少包含:水道保護
        基準、起算水位、計畫堤頂高、出水高等決定之依據規定名稱、規定
        內容及其採用數值)。
    (五)應說明下游匯入之水道及海堤相關管制線能否順接及是否為最新。
    (六)若審議小組會議召開前,河川分署仍有重要修改意見,應於會議前三
        日先提出具體意見予地方政府,並由地方政府於審議小組會議審議時
        先說明意見採納情形。
五、地方政府圖籍審查流程圖如附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