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法規內容

法規名稱: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辦理個資行政檢查作業要點
公發布日: 民國 103 年 11 月 26 日
修正日期: 民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發文字號: 產策字第11301021650號 函
法規體系: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立法理由:
法規功能按鈕區
    第一章  總則
一、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下稱本署)為辦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下稱個資法)第
    二十二條所定之行政檢查(下稱個資行政檢查),以符合法令規定,特訂
    定本作業要點(下稱本要點)。
二、個資行政檢查作業之辦理,以本署產業所屬業務組為承辦單位。
三、依個資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如有下列情形之一,得發動個資行政檢查作業
    :
    (一)為確認非公務機關是否依個資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訂定與落實
        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計畫或業務終止後個人資料處理方法。
    (二)為確認非公務機關是否違反本署依個資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限制國際傳
        輸之命令或處分。
    (三)為其他例行性業務檢查而有必要或非公務機關有違反本法之虞。
四、為辦理個資行政檢查,承辦單位得邀集產業法務科及相關人員共同組成。
    並得視案件性質,選任法律、電信、資訊專家,或請其他行政機關為行政
    協助。
五、為做成個資法第二十五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或第五十條之行政處
    分,或為個資行政檢查結果之判斷與相關行政處分,得依情節召開個資審
    查會議。
    個資審查會議,由副署長為召集人並為主席,本署主任秘書、各業務組副
    組長、產業法務科科長為出席員;必要時,得邀請其他機關或專家共同參
    與。
    如副署長因事不能出席會議,得由本署主任秘書代理之。
    個資審查會議應依個資法違反事件之調查結果或行政檢查結果,為行政處
    分之決議。

    第二章  行政檢查前之調查程序
六、依本要點辦理行政檢查,應先檢視其內容或對象是否具體明確。如有下列
    情形之一,不予受理:
    (一)無具體之內容。
    (二)經他人檢舉者,如檢舉人匿名或未具真實姓名、地址或經查明身分不
        實者。但已提供具體事證者,仍應予以調查。
七、本署對於受調查對象之姓名、連絡方式等足資辨別其特徵之資料,應予以
    保密。
八、依本要點辦理行政檢查前,應調查是否屬本署所管產業。如本署不為該非
    公務機關之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依下列方式處理之:
    (一)機關移送之案件,回覆該移送單位本署不予處理,並移送其他機關處
        理。
    (二)以紙本或電子郵件向本署檢舉之個人資料保護法違反事件,移送其他
        機關處理,並通知檢舉人。
九、受檢查之非公務機關如有經營多項業務,以該非公務機關蒐集、處理或利
    用個人資料所從事之實際業務判斷本署是否為其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十、為行政檢查前之調查程序,以下列方式為之:
    (一)事件內容不明確或有疑義者,得通知受調查對象補陳之。
    (二)前款事件內容明確,且依內容所示,無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之情形,
        本署得將調查結果通知受調查對象。
    (三)事件內容明確,本署得依職權進行調查,並以掛號通知受調查對象陳
        述意見。
    (四)受調查對象如受多次通知皆為未為陳述意見,得依情節實施行政檢查
        。
    (五)倘情況緊急,如不立即為行政檢查,將致無法回復之重大損害,無須
        依第一款至第四款辦理。
    (六)依第三款規定之調查,如無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之情形,得通知受調
        查對象調查之結果。
    (七)依第三款規定之調查,如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之事證明確,無庸開啟
        行政檢查,得依情節召開個資審查會議。並通知受調查對象調查之結
        果。

    第三章  個資行政檢查之實施
十一、個資行政檢查之實施,經徵詢產業法務科、並陳報副署長以上長官同意
      後為之。
十二、依行政程序法第十九條規定邀請其他行政機關協助時,除有急迫情形者
      外,應以書面為之,其書面內容應載明協助時間、地點、具體事實、協
      助內容。
十三、業務組承辦人員應視發動行政檢查之事由、受檢查之非公務機關之規模
      與性質等因素,於實施個資行政檢查前,以書面或電話通知該非公務機
      關之人員行政檢查時間、檢查場所、檢查目的、得否委託他人到場、以
      及不到場之法律效果。但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在此限:
      (一)情況緊急,不立即為行政檢查,將導致無法回復之重大損害。
      (二)對公共利益有重大影響者。
十四、承辦單位應於實施個資行政檢查前,備妥執行職務證明文件(含身分證
      明文件)、個資行政檢查記錄表、個資法遵循查檢表、複製物或扣留物
      之收據、及其他必要文件。
十五、進入檢查場所前,檢查人員應向在場人員出示執行職務證明文件,表明
      其身分及權限。倘被檢查人仍提出質疑,應告知被檢查人得提出異議。
      倘異議有理由,當立即停止檢查程序;倘異議無理由,得繼續執行,並
      應將聲明異議及是否有理由製作紀錄、請求被檢查人簽名後,交付副本
      予被檢查人留存;倘被檢查人拒絕簽名,應記明事由。
十六、如受檢查之非公務機關無正當理由,有規避、妨礙或拒絕行政檢查之情
      形,且經告知後,仍規避、妨礙或拒絕者,依個資法第四十九條裁罰之
      。
十七、進入檢查場所後,依個資法第二十二條之規定,得命受檢查單位之相關
      人員為必要之說明、配合措施或提供相關證明資料。
十八、依個資法第二十二條第二項規定,扣留或複製得沒入或可為證據之個人
      資料或其檔案,應製給收據,載明其名稱、數量、所有人、地點及時間
      。
      對於應扣留或複製之物,得要求其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提出或交付
      ;無正當理由拒絕提出、交付或抗拒扣留或複製者,得採取對該非公務
      機關權益損害最少之方法強制為之。
      非公務機關、物之所有人、持有人、保管人或利害關係人對要求、強制
      、扣留或複製行為不服者,得向檢查人員聲明異議。
      前項聲明異議,檢查人員認為有理由者,應立即停止或變更其行為;認
      為無理由者,得繼續執行。經該聲明異議之人請求時,應將聲明異議之
      理由製作紀錄交付之。
十九、有關前項複製物或扣留物,應加封緘或其他標識,並為適當之處置;其
      不便搬運或保管者,得命人看守或交由所有人或其他適當之人保管。
      扣留物或複製物已無留存之必要,或決定不予處罰或未為沒入之裁處者
      ,應發還之。但應沒入或為調查他案應留存者,不在此限。
二十、完成檢查後,應填寫個資行政檢查記錄表,交付受檢查單位。
      (一)如該紀錄表得於現場作成者,應使被檢查者閱覽及簽名,並立即將
          副本交付被檢查者;被檢查者拒絕簽名時,應記明其事由。
      (二)如於事後作成者,應送達被檢查者,並告知其得於一定期限內陳述
          意見;被檢查者未於前述期間內陳述意見時,依行政程序法第一百
          零五條之規定,視為放棄陳述之機會。
二十一、實施行政檢查時,應保守秘密並注意被檢查者之名譽。

    第四章  個資審查會議
二十二、承辦單位於行政檢查結束後,無發現違法事實或證據,則逕行簽報結
        案。
二十三、如有發現違法事實或證據,須做成個資法第二十五條、第四十七條、
        第四十八條或第五十條之行政處分,或為個資行政檢查結果之判斷與
        相關行政處分,得依情節呈請副署長召開個資審查會議,就個人資料
        保護法違反事件之調查事實或個資行政檢查之結果,進行說明與報告
        。副署長因事無法召開時,得由主任秘書代理。
二十四、個資審查會議應依上列之調查事實或個資行政檢查之結果,為該非公
        務機關有無違反個資法之認定。
二十五、如有違法之情況,個資審查會議應依個資法第二十五條、第四十七條
        、第四十八條或第五十條之規定,作成行政處分之決議。

    第五章  其他事宜
二十六、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四十七條或第四十八條為限期改正之行政處分,
        得定改正期限,命被處分人於期限屆至前應提出改正結果。如有必要
        ,得再次實施行政檢查。
二十七、發現有違反個資法第四十一條至第四十六條之犯罪嫌疑者,依刑事訴
        訟法規定檢具相關事證,函送司法警察機關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