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修正「水資源作業基金公益支出經費編列及執行管考要點」,並自即日生效。

主管機關: 經濟部水利署
發布機關: 經濟部
發布日期: 113.05.15
發布字號: 經水字第11360202370號函
異動性質: 修正
法規名稱: 水資源作業基金公益支出經費編列及執行管考要點
容:
一、經濟部為督導所轄水利署及其所屬北、中、南區水資源分署(以下簡稱各
    區水資源分署)與第一河川分署至第十河川分署(以下簡稱各河川分署)
    辦理水資源作業基金公益支出經費之編列分配及管考直轄市、縣(市)政
    府、鄉(鎮、市、區)公所(以下簡稱受補助機關)、公立學校、公益法
    人與依人民團體法設立之公益社會團體(以下簡稱團體)就該經費之執行
    ,特訂定本要點。
二、水資源作業基金公益支出運用對象如下:
    (一)位於各區水資源分署所轄水庫集水區範圍內、主要壩堰、電廠或重要
        水利設施(取水、引水、加壓站或減壓池)所在地及雖非屬前述範圍
        內,但經各區水資源分署認定因前述設施受顯著影響範圍內之受補助
        機關、公立學校、公益法人或團體。
    (二)行政院核定土石收入納入水資源作業基金之水資源工程,並經各區水
        資源分署認定協助推動工程所在之直轄市、縣(市)政府。
    (三)各河川分署執行中央管河川、區域排水疏濬工程或各區水資源分署執
        行水庫清淤(浚渫)工程;其工程所在及運輸路線所經之受補助機關
        。
三、水資源作業基金公益支出運用項目以水資源教育、愛護河川宣導、社區福
    利、排水、社區道路與生活環境改善、綠能發電及宣導、急難救助及其他
    經各區水資源分署或各河川分署認定符合公益活動之項目為限。
四、水資源作業基金公益支出預算編列應以下列額度為限:
    (一)各區水資源分署編列第二點第一款所需經費,應在前年度決算數業務
        收入總額百分之七及業務賸餘(負值不計)百分之十合計額度內編列
        預算。
    (二)各區水資源分署編列第二點第二款所需經費,得在該工程土石收入扣
        除必要支出後淨額百分之六十以下額度內編列預算,但最多不得超過
        該收入總額百分之四十。
    (三)中央管河川、區域排水疏濬工程或水庫清淤(浚渫)工程辦理土石標
        (零)售之收入,得在該收入扣除其必要支出後淨額之百分之四十五
        以下額度內編列預算,但最多不得超過該收入總額百分之二十五,並
        應扣除所需行政協助費及其他相關稅費,其中行政協助費扣除額度不
        得少於經濟部水利署所屬河川分署請求地方政府協助辦理中央管河川
        疏濬工程週邊環境維護作業要點所定之行政協助費之上限額度。
    (四)依前款規定無法編列或所編列公益支出除以清淤(疏濬)數量(立方
        公尺)不足十元者,得以每立方公尺十元編列公益支出預算,不受前
        款規定限制。
五、各區水資源分署之分配年度公益支出經費,應依據第二點第一款各受補助
    機關之受限面積、人口、受限程度及其他相關因素,在前點第一款額度內
    研擬分配原則及額度,並於每年三月十五日前函報水利署備查。
    前項各區水資源分署之分配年度公益支出經費,應控留前年度決算數業務
    收入總額百分之二額度補助受限範圍內無自來水地區之飲水改善。
    第一項各區水資源分署之分配年度公益支出經費,得控留前年度決算數業
    務收入總額百分之二額度補助設施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政府。
    各區水資源分署或各河川分署分配前點第二款至第四款公益支出經費,應
    依據第二點第二款、第三款受補助機關環境受衝擊程度,在前點第二款至
    第四款額度內研擬分配原則及額度,並於每年三月十五日前函報水利署備
    查。
六、受補助機關應於各區水資源分署或各河川分署通知年度補助計畫分配額度
    後三個月內,將所分配之全部額度依第三點規定項目提報執行計畫書予各
    區水資源分署或各河川分署審查。
    受補助機關所提補助計畫項目如已獲得政府補助或其他單位部分補助或支
    應者,應檢附相關文件併同執行計畫書送交各區水資源分署或各河川分署
    審查。
七、受補助機關應依各項計畫之核定經費額度執行,並納入年度預算內辦理,
    其超出補助之經費應自行負擔,且不得將所有各項計畫經費統籌調配運用
    。
    各項補助計畫完成後,如有賸餘款及衍生之罰款或其他收入,應依補助比
    例,於計畫執行完畢一個月內繳回。
    受補助機關應遵照政府採購法及相關規定辦理採購事宜。
八、補助計畫屬工程項目者,受補助機關應於工程發包後檢具納入預算證明、
    收據、發包明細表、工程預算書主要資料影本(封面、預算金額明細)及
    契約書主要資料影本(封面、廠商名稱、工期、合約金額、發包金額明細
    ),依實際發包工程費金額向各區水資源分署或各河川分署請撥百分之三
    十;工程進度達百分之五十後,檢具收據及施工進度表再請撥百分之三十
    ;工程完工驗收後,檢具收據、結算驗收證明書及結算明細表,併同工程
    決算書及其他相關資料請撥結算與已撥金額之差額。
    前項工程案件之工程管理費及空氣污染防制費等非發包工程費,依工程決
    算書或相關單據核算後併入尾款辦理撥付。
九、補助計畫非屬工程項目者,由各區水資源分署或各河川分署依計畫性質,
    於計畫核定時個別訂定經費撥付時程,受補助機關再依經費撥付時程檢具
    納入預算證明及收據及其他相關資料向各區水資源分署或各河川分署請撥
    計畫經費。
    計畫或計畫項目內如涉及採購發包之部分,受補助機關應於發包後,始得
    請撥款項。
十、受補助機關應於核定之計畫年度年底前完成各項補助計畫之執行;其屬工
    程項目者,並應於預算核定後三個月內完成發包。但有特殊因素無法如期
    完成者,應詳述理由函送各區水資源分署或各河川分署,經同意後始得繼
    續辦理。惟各項補助計畫應於各區水資源分署或各河川分署核定後二年內
    完成為限。
十一、受補助機關於計畫核定後,如需變更計畫內容,得於其達成原計畫功能
      並於原核定經費額度內本權責自行辦理變更,並函送各區水資源分署或
      河川分署備查;若無法達成原計畫功能或超出原核定經費額度者,應函
      送各區水資源分署或各河川分署,經同意後始得辦理。
十二、水利署、各區水資源分署、各河川分署於年度計畫執行中,得隨時派員
      查核計畫執行及經費支用情形,各受補助機關應配合辦理,不得隱藏或
      拒絕。
十三、年度補助計畫完成後,受補助機關應依規定辦理年度驗收決算;其屬工
      程項目者,應於決算後一個月內將決算書資料,包括封面、結算驗收證
      明書、結算明細表與其他相關資料影本,及施工前、施工中、完工後相
      片各一張與決算明細表,函送各區水資源分署或各河川分署備查;非屬
      工程項目者,受補助機關應將執行成果報告書函送各區水資源分署或各
      河川分署備查。
      受補助機關應妥善保存原始憑證,以備查核。
十四、受補助機關應依核定之補助計畫執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各區水資源
      分署、各河川分署得減少、撤銷或廢止其補助,並得延後撥款或追回已
      撥付之款項:
      (一)未依原核定之補助計畫執行。
      (二)補助經費之支用違反法令或移作他用。
      (三)未依雙方協定事項協助處理公害糾紛。
      (四)執行進度嚴重落後。
      (五)疏浚或清淤(浚渫)工程實施期間,未能協助處理需地方協助事項
          。
      (六)未依第六點、第十點規定辦理。
十五、受補助機關執行之年度計畫,如有執行成效不佳、未依規定期限辦理決
      算或其他行政作業配合度不良之情事,各區水資源分署、各河川分署得
      酌予減少下一年度之分配額度或不予補助。
十六、各區水資源分署依據第二點第一款及第三點規定補助公立學校、公益法
      人或團體,其經費之用途或使用範圍、申請程序、應備文件、審查標準
      、作業程序、經費請撥、核銷程序及督導考核等,應依據經濟部水利署
      對公立學校辦理水利宣導活動或研討會補助預算執行作業規範或經濟部
      水利署對民間團體辦理水利宣導活動或研討會補(捐)助預算執行作業
      規範規定辦理。
      前項受補助之公立學校、公益法人或團體應於計畫或活動結束後一個月
      內,將補助項目支用明細表,檢同原始憑證及執行成果送各區水資源分
      署審核通過後,據以撥付經費及辦理相關核銷結案事宜。

 
立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