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經濟部主管法規共用系統

列印時間:114.11.22 21:48

法規內容

法規名稱: 經濟部經貿人員培訓所職場霸凌防治、申訴及調查處理要點
公發布日: 民國 114 年 11 月 13 日
發文字號: 經培字第11403000661號函
法規體系: 經濟部經貿人員培訓所
立法理由:
圖表附件:
法規功能按鈕區
一、經濟部經貿人員培訓所(以下簡稱本所)為建構本所健康友善之職場環境
    及辦理員工職場霸凌防治與申訴處理,特依公務人員執行職務安全及衛生
    防護辦法(以下簡稱安衛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訂定本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職場霸凌,指本所人員於職務上假借權勢或機會,逾越職務上
    必要合理範圍,持續以威脅、冒犯、歧視、侮辱、孤立言行或其他方式,
    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冒犯性之不友善工作環境,致本所公務人員身心健
    康遭受危害。但情節重大者,不以持續發生為必要。
    職場霸凌行為情節輕重之判斷,應審酌下列因素:
    (一)對被害人造成身心侵害之程度。
    (二)對被害人侵害行為之次數、頻率、行為手段、重複違犯及其他相關因
        素。
    (三)對被害人之侵害行為應受責難程度,包括故意、悔改有據及其他相關
        因素。
三、本所應組成安全及衛生防護委員會(以下簡稱防護委員會)處理職場霸凌
    申訴案件,置委員五人至十一人,由秘書擔任召集人,其中本所人員以外
    之相關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三分之一;任一性別比例不得少於三分之
    一。委員任期二年,連聘得連任;如委員於任期中因故不克繼續擔任委員
    ,新聘委員之任期至原委員之任期屆滿為止。
    防護委員會應有全體委員過半數之出席,始得開會;出席委員過半數以上
    同意,始得決議。主席不參與投票,但於可否均未達半數時,主席始可加
    入任一方以達半數而決議。
四、本所應設置職場霸凌申訴電話、傳真或電子信箱並公開揭示,指派專人於
    辦公日每日查收:
    (一)申訴電話:03–571–4125 轉 210。
    (二)申訴傳真:03–571–8006。
    (三)申訴電子信箱:ptcpersonal@moea.gov.tw。
五、本所公務人員遭受職場霸凌,得由本人或委任代理人填具職場霸凌申訴書
    ,向本所防護委員會提起職場霸凌之申訴(如附件一、附件二)如行為人
    為本所所長,應向經濟部提出申訴。
    前項提起申訴之期限,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被申訴人屬非具權勢地位者,自職場霸凌行為終了時起,逾三年者,
        不予受理。
    (二)被申訴人屬具權勢地位者,自職場霸凌行為終了時起,逾五年者,不
        予受理。
    本所接獲職場霸凌之申訴時,應即通知經濟部。
六、本所應於接獲申訴之日起十日內,召開防護委員會會議,決定是否受理,
    並以書面通知申訴人是否受理;無從通知者,免予通知;不予受理者,應
    以書面敘明理由通知申訴人,並副知經濟部。
    職場霸凌之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本所接獲申訴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公務人員保障法及安衛辦法所稱職場霸凌事項。
    (二)無具體之內容。
    (三)申訴人未具真實姓名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訊。
    (四)同一事件已不受理或已作成終局實體處理。
    (五)申訴事件已撤回申訴(如附件三)。
    (六)已逾申訴期限。
    前項第五款之撤回申訴,本所認有必要者,得本於職權繼續調查處理。
七、本所防護委員會受理申訴之日起,應於一個月內組成調查小組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小組成員至少三人,任一性別比例不得少於三分之一;外部學者
    專家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參與職場霸凌申訴案件之調查、處理及決議人員之迴避,應依行政程序法
    第三十二條及第三十三條規定辦理,申訴人亦得申請迴避,如有應自行迴
    避而不迴避者,本所應命其迴避。
八、本所於知悉職場霸凌之情形,或至遲自申訴人提起申訴時起,應採取下列
    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一)因接獲申訴而知悉時:
        1.採行避免申訴人受職場霸凌情形再度發生之措施。
        2.視申訴人需求及事件情節,提供相關諮詢或必要之協助及保護措施
          。
        3.對行為人為適當之處理。
    (二)非因前款情形而知悉時:
        1.就相關事實進行必要之釐清。
        2.依被霸凌者意願,協助其提起申訴。
        3.依被霸凌者意願,提供相關諮詢或必要之協助及保護措施。
        4.適度調整工作內容或辦公場所。
    職場霸凌行為人涉及不法侵害,且情節重大者,於進行調查期間有先行調
    整職務之必要時,本所得依相關法令規定調整之。
九、調查小組進行調查時,應超然獨立,秉持客觀、公正及專業之原則,給予
    申訴人、被申訴人陳述意見機會,並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訪談申訴人、被申訴人、其他相關人員時,調查小組應全程錄音或錄
        影;受訪談者不得自行錄音或錄影。
    (二)申訴人、被申訴人及相關人員應配合調查小組之調查,並提供相關文
        件、資料或陳述意見。
    (三)就涉及調查之特殊專業、鑑定及其他相關事項,得諮詢其他機關(構
        )、法人、團體或專業人員。
    調查人員及參與處理職場霸凌事件之人員就申訴人、被申訴人、協助調查
    之人之姓名及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應予保密,違者按情節輕重予以
    懲處。
十、調查小組應於召開第一次會議之日起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報告(如附件四)
    ;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訴人及被申訴人。
    前項調查報告應送防護委員會,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之申訴要旨。
    (二)調查歷程,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申訴人、被申訴人及相關人員陳述之重點。
    (四)事實認定及理由,包括證人與相關人員陳述之重點、相關物證之查驗
        。
    (五)處理建議。
十一、防護委員會應依調查結果,至遲於調查報告完成日起一個月內,為職場
      霸凌申訴成立與否之決定,並將決定結果以書面載明理由通知申訴人及
      被申訴人。
      調查報告及申訴成立與否之決定,應於決定作成日起七日內併同職場霸
      凌處理程序檢核表,函送經濟部備查。
十二、本所應依決定結果,檢討相關人員責任、懲處及研提改善作為,並副知
      經濟部。
      申訴案件經調查屬實決定成立者,本所應視情節輕重,對被申訴人為適
      當之懲處、調整職務或其他適當處理,並予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
      再度職場霸凌或報復情事發生;決定不成立者,仍應審酌處理建議,為
      必要之處理。
      申訴案件經調查證實申訴人有濫訴或誣告之事實者,亦得審酌處理建議
      ,依公務員服務法、公務人員考績法相關規定追究責任或其他適當處理
      。
      當事人對審議決定不服時,得提起救濟。
十三、本所應持續協助與關懷個案後續情形,得視當事人需要,透過員工協助
      方案(含諮商輔導)等機制,協助轉介相關專業機構。
十四、本所對於在職場霸凌事件申訴、調查或處理程序中,為申訴、作證、提
      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前項不當之差別待遇指解僱、降調或其他損害其依法所應享有之權益等
      作為。
十五、為積極防治職場霸凌案件之發生,本所應運用適當場合或會議進行職場
      霸凌防治公開宣導,並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人員參與職場霸凌防治教育
      訓練。
十六、本要點所需經費由本所相關預算項下支應。
十七、本要點未規定者,應依保障法、安衛辦法、各機關公務人員執行職務遭
      受職場霸凌防治處理原則及其他相關規定辦理。
資料來源:經濟部主管法規共用系統